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的《天空之蜂》搬上銀幕在香港公映。我看到引自報章推介文字,說該故事乃未來預言。推理小說與預言,風馬牛不相及,如今有人把這兩者扯在一起,引起我興趣。我上網查資料,知道東野圭吾該部作品於1995年由講談社發行單行本,中文繁體版由王蘊潔翻譯,於2013年2月由台灣皇冠出版。同年4月,法文版《La Prophétie de l'Abeille》(含意:蜜蜂的預言)面世。到2015年2月,南海出版社推出由王維幸翻譯的簡體版。
小說講一座海邊核電廠被人要脅,如不在48小時內停轉,便會受無人直昇機襲擊而爆炸。小說於1995年出版,早於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所引發的福島核電廠嚴重災難,大概因此便有人認為東野圭吾作出預言。查實兩事無關,扯在一起很牽強。看過東野作品的朋友會知道,他的故事常以熱門社會問題(例如環保、海洋生態)作引子,因此他寫出反核份子要爆炸核電廠的故事,可以理解,亦順理成章。
在2011年3月,日本大地震引發大海嘯導致福島核電廠成嚴重災難,當時,我在網上已看到轉貼文章說,日本核電廠離職員工積極踢爆新聞報導,揭露核電廠安全設施不足,員工一直在冒險工作,而過去受害員工現在情況凄慘。
事後香港國際電影節選映福島核災難相關紀錄片和劇情片,我去看了,有所發現:一、日本就業情況比較想象中為差。不少人明知核電廠洩漏幅射,卻為了生活,仍會冒險到福島幹活,我很驚訝!印象中日本先進文明,怎會淪落到像第三世界那樣,僱用待職工人到危險地方賣命?我看到心酸。
我繼而看了拍紀錄片出身的久保田直執導的311電影《家路》(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及諏訪敦彥協力策劃),講福島核災難後當地災民的故事,那裡有人會賣淫謀生,而結尾男主角願意留在那裡,並且開展耕種事業。該片刻劃災民內心無奈、不平與絕望,有參加柏林影展。影片結束,我不離座,堅持看滾動的工作人員字幕,發現該片受日本政府資助。台灣反核份子要求政府停建在施工中的核電廠,日本反核份子訴求強烈很多,目標要所有核電廠停轉。
過去一年,影響我最大一本書是鶴見吾所寫的《脫資本主義》,其中一章寫:日本500多萬部自動售賣機,每天24小時運作,一年消耗電量,恰好是一座核電廠生產量,所以日本人民如果都改變習慣,到附近便利店購買物品,而取消所有自動售賣機,那麼至少可以關閉一家核電廠。
日本政府聽不進反對聲音,在311後,有核電廠曾經停運,但後來都重啟,而根本沒有一家核電廠關閉。2016年春天石油價格急跌,在馬來西亞,樽裝水售價貴過汽車用油。此時此刻是檢討核電政策最佳時機,可是沒有一個政府如此做。
《天空之蜂》講反核份子要爆炸核電廠,無論你會不會去看該部從頭到尾緊張、刺激的影片,大家起碼要留意它傳遞的訊息:反核份子會主動出擊,偷用正在發展的無人直昇機,操控它撞去核電廠,來個「一鑊熟」。政府和資本家不屈服於反核者要脅而關閉核電廠,一直紏纒到最後一刻而化險為夷。
東野圭吾這部1995年小說很令我佩服,它「預言」了兩件事:一是日本無人直昇機已可以應用,反核人仕正好偷用它來攻擊核電廠;二是核電廠受害員工,積累的憤怨要爆發,他們激烈到要復仇,偷襲核電廠,將之摧毀。
不時遊行,反對核電廠,是環保份子,至於起來行動去摧毀核電廠,則是復仇者,而向核電廠報仇的,則是曾在核電廠工作受幅射傷害的員工及其家人。反核人士有兩批,一批是書生論政,另一批則是行動派死士。(完)
#####
作者發表於各大報刊雜誌的文字,現經由作者整理重刊,公開閱讀。
[ #2016電影 #電影 ]